红色研学之旅|外国语学院卢文静同学探访林元熙烈士故居

我曾在老一辈口中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在髻山脚下,一座学堂,一群青年在阳江革命历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迹。回首过去,“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全国人民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身于抗日斗争中。阳江市髻山脚下的广东两阳中学也燃起了熊熊的抗日烽火。

1938年11月,阳江党组织在两阳中学建立了中共两中支部,这是两阳地区学校中第一个党支部。两中学生在党的领导下,抗日救亡活动更为活跃。1938年10月,日机经常对阳江县城轰炸,学校基本上陷于停课状态。纵然这样,这群青年依然坚守着。这一年的冬天,两中、县中抽出一些党员和进步学生组成下乡工作队,由陈奇略、林元熙、陈萼带领,到岗背村开展农村工作。到达后,他们通过以当地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群众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扩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为了更好地深入了解阳江市红色革命精神、传承和弘扬阳江市红色基因,7月29日,2019级英语16班卢文静同学前往拜访中共两阳工委旧址-林元熙故居。江城区上元春路街边一个巷口入口处立着“中共两阳工委旧址-林元熙故居”路牌,向巷子里步行20米,便可以看到一座并不起眼的青砖瓦房。大门门楣正中挂着红底白字牌匾“光荣之家”,正门左右两边墙上大理石牌匾刻着“阳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两阳工委旧址”、“市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字样,赋予这座老宅闪烁的历史光芒。1939年3月至1940年3月,正是这么一座不起眼的房屋作为中共两阳工委、中共阳江县特别支部办公场所,老宅为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了可靠的活动阵地,为推动两阳革命活动的开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历史的硝烟散去,镌刻在这座老宅里的革命精神是令人敬畏的。

758782b7fbb6e70f9d5b4fbe03ab4010.jpg

林元熙烈士故居正门

走进林元熙烈士故居,浏览里面陈列的展品,似乎穿越时空,可以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青年志士主动将大宅交给党组织使用的场面。林元熙从事革命工作倾注全部心血,为适应抗战形势发展和开展武装斗争的需要,统一两阳地区的领导,中区特委于1939年3月成立中共两阳工委,机关也设在林元熙家,作为党组织的活动阵地,林元熙家同志来往较多,党员们的食宿费用多数由林元熙筹集。他常常为大家解决实际问题,给他们送钱送米,还说“这是组织给你的关照”,不说自己所为。而作为抗日救亡工作队的一员,林元熙从家里拿出仅有数百元的一小埕白银、10担大米作为工作队经费,分头深入农户,宣传抗日救亡政策。党的组织也不断发展壮大。

此后,随着蒋介石掀起反共高潮,消极抗日,日寇步步进逼,阳江也面临日寇侵犯,成为敌占区。中共阳江县委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在横山小学任教为掩护,发展党员、开辟抗日根据地。在此期间,林元熙任横山小学党支部书记,负责统战工作。白天,他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播革命真理。晚上,他带领学生深入农村,以夜呼队、教农民唱抗日救亡歌曲等方式,发动群众参与抗日救亡运动。

透过大堂的玻璃展柜,看到里面的珍贵历史资料:1941年,阳江发生“三三事变”,阳江县城被日军占领。林元熙、廖绍琏等人利用统战关系,组织起一支有80多人的武装抗日自卫队和20余人的政治宣传大队。身为队长的林元熙,身先士卒开展武装斗争;1943年,林元熙随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挺进粤中,主力部队于1945年2月22日在新兴县蕉山村遭国民党顽军包围;1983年民政部颁发的证明书,上面写着“林元熙同志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经批准为革命烈士。”

a966f35c63353353c8839ea4ac1ddbe5.jpg

林元熙参与抗日的报道

1f8f49ee6eb0519dde24e26f251a535a.png

卢文静同学参观学习中

在那个环境异常艰苦,从事党的工作更是危险重重的年代,林元熙能够放弃优渥家庭、义无反顾投身革命中践行初心,为中国共产党无私付出,多么坚定的理想信念,多么坚强的革命意志!当年那群青年,他们为了中华民族会义无反顾投身于不计生死的革命。而现如今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懂得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我们应不负祖国,努力学习,发愤图强,继承先辈的事业,接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棒,在新征程中扛起青春使命,砥砺前行!图文/外国语学院卢文静)


关于广东省外国文学学会青年学者论坛1号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