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是贯穿大学四年的延续性普及性教育,互联网+大赛是创新创业普及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和一项重要实践活动。截至7月1日,外国语学院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网上申报成功项目主赛道任务数、红旅赛道任务数、任务总数等三项指标均名列全校第一名。
外国语学院网上成功申报项目明细
创新创业教育和互联网+大赛工作列是各位指导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部分,进而作为衡量教师年终考核、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评选、奖金分配的一项考虑因素。学院领导精心制定系列配套方案,任务分解,责任到人,及时提出应变举措,全方位全过程实时跟进,指导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全员参与,通力合作,倾心设计,取得了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项目申报工作喜人的成效。
教师工作瞬间
召开互联网+大赛布局与启动会议,公布和详细讲解互联网+大赛工作环节及任务、具体实施方案等。组建普及性学生团队。以全体在校生班级为基础,全员划分组建为120多个第二课堂活动和创新创业学生团队,每个团队约20名学生,配备一名专业指导教师和一名辅导员,相关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
构建学院互联网+大赛四人指挥群,包括学院副院长、大创主任和两名骨干教师, 沟通信息商讨方案。构建学院指导教师和辅导员工作群。构建学院全部班级骨干人员群,包括上述指挥群成员、各学生团队专业指导老师和辅导员、全院各班级班长,团支书等学生骨干,及时了解各班工作情况、存在问题、意见及建议、发布学院跟进指导措施。组建各学生课外活动团队群,及时发布和沟通本团队各环节工作,也便于学院全面了解和共同加强其工作。
外国语学院明确细化每个团队主赛道、红旅赛道、完成项目数等细节任务。避免申报项目重复,激励大家申报的积极性。要求指导老师指导其团队学生于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题目申报,且后续申报的题目避免与前面的重复。根据题目的申报种类和数量,及时调整主赛道和红旅赛道的分配指标等。实行互联网+项目存在问题申报制度。教师和学生深入研究,优化申报项目,提升项目质量。(图文/外国语学院肖光俊、卜玉坤)